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端午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楚国已经开始在这一天举行各类庆祝活动。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流传的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在楚国担任重要官职,但因遭陷害而被流放,最终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和穿香囊等,这些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庆祝。在南方,较为传统的民间习俗是赛龙舟和吃粽子。赛龙舟是一项富有激情和竞争性的活动,通常在江河湖泊中进行,各地区会组织代表队参赛,场面热闹非凡。而吃粽子乃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传统食品,用糯米以及各种馅料做成,形状为三角形或菱形,寓意着团圆和吉祥。此外,挂艾草、穿香囊等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人们相信这些习俗可以驱邪避凶,带来好运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