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蝎子是羊脊椎骨。羊蝎子是道鲁菜,主材是带有里脊肉和脊髓完整羊脊椎骨,因为其形跟蝎子差不多,因此又称羊蝎子。羊蝎子常见做清汤锅,美味可口。羊蝎子从横剖面来看去,成“丫”字状,而这“丫”字状的下边还有一个小分叉,跟蝎子的形象非常相似,故而俗称羊蝎子。
羊蝎子是什么
因为北京人对“羊蝎子”尤其是“羊蝎子火锅”的喜爱,导致很多人认为吃羊蝎子是起源于北京,然而,羊蝎子的起源传说里却有着趣味盎然的历史故事:在其中相对“正统”说法是——吃羊蝎子可追溯到康熙年间的内蒙,蒙古奈曼王爷有一次打猎回家路过院子闻见香味扑鼻,跟仆人打听才发现是新来厨子给下人们炖羊脊骨吃。奈曼王爷品尝后,感觉美味可口,且看它的形状神似一只蝎子,就取名为“羊蝎子”作为府上的食谱,后来慢慢传入民间。
相比这一起源,在贬官路上,凭着一手好手艺,愣是吃出了“舌尖上的大宋”的苏轼被称作羊蝎子的鼻祖,这篇故事更为人称道。流传,苏轼被贬至惠州,那时的惠州城堪称“不毛之地”,一天只杀一只羊,羊肉的价格因而十分昂贵,而此时的苏轼一路被贬到此真的没有什么家底儿了,但是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吃货,“穷”这种小事根本阻拦不了苏轼对羊肉的渴望,于是他说服屠户,将别人不要的羊脊骨留给他,经过精心的烹饪,居然成就了流传至今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