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是指病原体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颗粒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来进行传播。在空气中有很多细小的颗粒,其中直径在0.001~1微米之间的颗粒就可以处于气态分布,悬浮在空气中,随空气而流动,不会下沉。某些病原体会粘附在这些颗粒中,产生携带病原体的气溶胶,随着空气的流动,被人体吸入或者接触后就有可能会发生传染,将其称之为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传播是什么意思
气溶胶传播是远距离传播,一旦出现气溶胶传播,传染病的影响力将不可控。气溶胶传播指唾液在空气悬浮的时候失去水分,而剩下来的蛋白质和病原体所组成的核产生飞沫核,能通过气溶胶的方式漂泊至远处,导致远距离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主要是唾液和密切接触传播,未确认气溶胶传播,只认为在封闭的的环境里,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气溶胶的时候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我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7版)》中增加,由于在粪便及尿中能够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需要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导致气溶胶或接触传播。虽然气溶胶传播比唾液更远,但浓度低些,所以致病性骤减,戴口罩、勤通风、勤洗手可以预防气溶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