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的故事

时间:2023-12-29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据传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而设置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诗人,他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最终投江自尽。据说,人们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便用树叶包裹饭团,外用锦丝缠住,这正是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粽子的雏形。

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的故事

屈原的生平事迹极为坎坷。他身处楚国,曾一度担任左徒,负责管理内政和外交事务。他主张改革,加强国力,提高民生,但遭到了守旧贵族的反对和打压。由于政治上的挫败和理想无法实现,屈原选择了抱石投进汨罗江。当地人民对他的爱国之情深感钦佩,陆续划船前去捞救。人们还主动地将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希望以此养肥蛟龙水兽,使之不再咬食屈大夫的身体。更有人倒入雄黄酒,希望能药晕蛟龙水兽,使之不再伤害屈大夫。人们还主动地将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外用锦丝缠住饭团,外用锦丝缠住饭团,这正是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粽子的雏形。

大家也在看

相关推荐